瀚江環保訊:
日前,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下發《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要求完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推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山東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7市被列為重點治理區域。
《方案》提出,天津、河北、山西、江蘇、山東等地要按時完成各地已出臺的鋼鐵、焦化、化工等行業產業結構調整任務。鼓勵各地制定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此外,《方案》對重點治理區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我省7市作為重點治理區域,應當嚴格控制涉工業爐窯建設項目,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原則上禁止新建燃料類煤氣發生爐(園區現有企業統一建設的清潔煤制氣中心除外)。
此外,重點區域要加快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禁止摻燒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3%)。2020年年底前,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集中使用煤氣發生爐的工業園區,暫不具備改用天然氣條件的,原則上應建設統一的清潔煤制氣中心;取締燃煤熱風爐,基本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窯)。加快推動鑄造(10噸/小時及以下)、巖棉等行業沖天爐改為電爐。
在污染深度治理方面,《方案》要求重點區域鋼鐵、水泥、焦化、石化、化工、有色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已核發排污許可證的,應嚴格執行許可要求。暫未制訂行業排放標準的工業爐窯,重點區域原則上按照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不高于30、200、300毫克/立方米實施改造,其中,日用玻璃、玻璃棉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不高于400毫克/立方米;已制定更嚴格地方排放標準的地區,執行地方排放標準。
據了解,《方案》鼓勵使用經濟手段推動政策實施。按照有關條款規定,對涉工業爐窯企業給予相應稅收優惠待遇。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落實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抵免優惠政策。
此外,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工業爐窯綜合治理達標的企業給予獎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于工業爐窯治理等。
要充分發揮電力價格的杠桿作用,推動涉工業爐窯行業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實施污染深度治理。嚴格落實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等行業差別電價政策,對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用電(含市場化交易電量)實行更高價格。各地可根據實際需要擴大差別電價、階梯電價執行行業范圍,提高加價標準。鼓勵各地探索建立基于污染物排放績效的差別化電價政策,推動工業爐窯清潔低碳化改造。
轉自北極星大氣網